杨市中心:立足“三生”,打造英语“四有”课堂
——记杨市中心小学四年级英语校本教研活动
十月的秋,风光无限好,教研正当时。10月25日至29日,杨市中心小学四年级英语组三位老师立足“三生”,围绕打造英语“四有”课堂”,开展了四年级上册《Unit6 At the snack bar》的渐进式教研活动。
课前,三位老师围绕单元教学主题,根据板块特点和内在联系,合理选择Fun time和Cartoon time教学板块作为教学内容,并集思广益共同交流教学设想。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有序的教学环节,和有情、有效的教学方式,并充分预设课堂上学生可能作出的反应及其应对策略,为打造英语“四有”课堂,共谋共划共出力。
10月25日,顾俊老师进行了首次课例研讨。在歌曲的引领下,顾老师帮助学生回顾了食品类单词和饮料类单词,活用趣配音复习了Story time中对话,并鼓励学生进行点餐游戏。板块的无缝对接与融合,使学生在愉悦又轻松的氛围中学以致用。顾老师生动形象的简笔画也给听课的学生和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组练习时,顾老师深入学生,弯腰倾听,为学生提供辅导和帮助,展示了教师手中有教材,心中有学生的教学风采。
10月27日,姚逸燕老师在二次修改的基础上,创设了“美食街”的大情境,努力构建有情、有神的英语课堂。带领学生在美食街边逛边学,自制菜单点餐。学生沉浸在情境体验中,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主动进行角色再加工,配上适当的礼貌用语,恰当的表情动作,学生的学习智慧和创造能力在姚老师的课堂上被激发、被点燃。
10月29日,王小兰老师在前两节课磨课、研课基础上,进行了个性化地修改和演绎。她沿用了“美食街”大情境,为学生贴心准备了“snack bar”的“餐桌”和“餐椅”的,使得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真实和谐。课堂上对教学环节进行调整、增减,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双减”政策在英语课堂中落地生根,努力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课后,三位老师一起分享了课例的打造过程,英语教研组全体老师在课堂观摩后,结合校本教研观察点,交流了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看法。
管焱老师认为句型和话轮的教学与展开,始终围绕在小吃店点餐的情境,都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习得了语言知识,同时也掌握了运用英语进行点餐的语言技能。本课时的教学过程安排疏密有致,老师的教学由词到句,再到话轮的展开,层层递进,推进难度适合学生的学习。
杨敏娜老师认为,本节课通过歌曲的引入创设英语学习的氛围,并由谈论歌曲中人物爱吃的,爱喝的到谈论学生自己喜欢的,再到猜一猜老师喜爱的食物和饮料,顺理成章的把新旧食物和饮料类单词串联起来教学,其中茶文化的视频引入,让食物的学习更具文化意义。
活动尾声,卫振义副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希望教研组内的老师们结合英语学科的学科特点,在“三生”理念引领下,以有效备课、磨课、研课为径,促进“三生”理念落地英语课堂,推动“有序、有情、有效、有趣”英语课堂的校本化构建,探索“三生”课堂的杨小英语范式。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