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湾中心:立足学科实践 探寻耕学本质
在惠山区“三生”课堂理念的引领下,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积极更新固有教学观念,将“三生”理念校本化落地,生成了回归生活本真,真问题、真劳动、真实践的“耕学课堂”。在将近一年的实践中,学校由校长室牵头,骨干教师带头,不断深化“耕学课堂”的研究进程。我们认为“耕学课堂”就是要回归“生活”本源,劳动作为一切幸福的源泉,是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要遵循“生成”本质,在对话生活、实践探究、自主建构中深耕细作;要彰显“生命”本体,在课堂中始终洋溢着“快乐劳动者”的生命情感、生命体验和生命创造。
在本学期的骨干教师课堂展示活动中,学校的区级以上骨干教师纷纷立足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着力体现自己对“耕学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语文学科:深耕教材,一课一得
钱云松老师执教四年级语文《宝葫芦的秘密》,他紧扣故事让学生体会童话的奇妙,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编故事,评点所续编故事的奇妙。本节课在问题情境中培养想象的能力,习得创编故事的方法,学生兴趣盎然,学有所得。
李宏华老师执教五年级的《跳水》一文。本单元的核心要素是通过了解课文人物的思维过程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此,本课的设计主要分两个板块:一是探究孩子置于险境的因素,通过思考,提炼出三个关键因素。同时,为学生创设情境:假如你是那个孩子,你会去追猴子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 ,从而明确冲动是魔鬼一理。其二是探究船长救人之法的可行。此问题也能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多角度思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不错的思维训练。
陈薇老师执教四年级《白鹅》一课,能紧扣单元训练重点,一开始创设情境,从白鹅的图片入手,结合回忆上学期学过的有关鹅的文章,谈对鹅的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中,能注重教给孩子们学习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抓住关键词语,从叫声、步态等方面体会白鹅的高傲,同时领悟作者明贬实褒、作比较等写作方法体会文章语言的风趣,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让学生趣中悟法!
胡晓园老师执教二年级的《小毛虫》一文,她聚焦文中小毛虫从结茧到破茧后羽化成蝶过程中的所见、所思、所行,带领学生品味关键词语、对比朗读、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小毛虫的变化,明确小毛虫成长过程中三个阶段的特点,从而使学生能够借助图文提示完整地讲述故事。
沈凤灵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宇宙的另一边》。这是习作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特别强调语文要素的落实,引导学生习得表达的技巧。因此,教师在教学伊始便营造了宇宙世界梦幻般的氛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时,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他们勾连已有生活经验来触发想象,表达宇宙世界的神奇,极大发挥了习作例文的教学价值。
吴佳易老师执教《我是一只小虫子》一文,课堂上教师创设情境,出示图片,配上音乐,孩子们一边做动作,一边感受小虫子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伸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洗干净,把细长的触须擦亮”的美好生活。有了这样的朗读感悟,学生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小虫子的世界,最后联系生活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就水到渠成了。
数学学科:细耕过程,训练思维
蒋静燕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的《和与积的奇偶性》一课。这一课属于数的运算规律问题,课堂上教师先用列举找到多个加数相加和的奇偶性的规律,接着用多种画图方式来验证规律合理性的过程,甚至还运用转化的思想解释规律。这节课中数学的深度探究不是增加知识的难度和知识量,而是将学生停留在表层的浅显思维在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下,通过对知识完整深刻的探究,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走向数学思想和数学价值的理解和体悟,最终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数学素养。这样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拓展数学知识形成的宽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胥智琪老师执教的是六年级下册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一课。“复习课最难上。”这是许多数学教师经常发出的感叹。复习课既不像新授课那样有“新鲜感”,又不像练习课那样有“成功感”,复习课的目的主要有三个:第一,梳理知识,形成网络,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第二,帮助学生巩固和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第三,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体会数学知识的生成过程。胥老师紧紧抓住这三点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在交流中完成复习任务。胥老师积极走到孩子们中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理念。
英语学科:精耕情境,乐于表达
邓志琴老师执教的是三下Unit5 How old are you?(Revision),本单元的场景设在Toy Museum自助购物区内,为了和耕学主题相结合,邓老师把教材中的Toy museum替换成学校里真实存在的“耕学园”,播放一段学生们在园内挥汗劳动的场景,随即抛出一个核心问题:How old are the things in the garden? 围绕这个核心问题,一步步展开求证过程。在充满田野气息的劳动实境中,教师设计多样的数字游戏,引导学生探索植物、动物以及新朋友的年龄信息。融通数学计算、自然百科、生活交友等已有知识经验,整堂课让学生乐而忘返。
蒋英老师执教的是3B第五单元Cartoon time和 Fun time板块教学,以Sam过生日许愿为主题情境,展开相关日常交际用语的学习。教师充分考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激情激趣,各环节之间以主题情境为纽带,有机贯通,巧妙整合。并与学校耕读文化紧密结合,如课前鼓励学生设计教具,课中创意“愿望卡”……此时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源泉,更是实践操作的舞台,学生乐在课堂,学思结合,学与用相得益彰。
通过本次骨干教师“耕学课堂”的展示,各位骨干教师整理回顾了自身对“耕学课堂”的思考和感悟,并通过课堂实践将之展现。同时,这次课堂展示,也进一步将“耕学理念”辐射至全校的课堂,带动“耕学课堂”不断落地生根。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