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教育论文>详细内容

教育论文

“小蚂蚁”的快乐登山之旅

来源:无锡市玉祁中心小学 作者:李艳芳 李快芳 发布时间:2016-02-23 13:24:03 点击数: 【字体:
 
“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
——李镇西
怎样才算是优秀的班主任呢?陶行知先生给了我们答案:一个优秀的班主任除了具备热心、爱心、责任心以外,还必须要有一颗童心,能从儿童的立场来处理问题,能赏识孩子。哲人詹姆士也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赞扬、鼓励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
我们的班级管理总是偏向理性,可低年级的学生却非常活泼,形象思维占主导,理性的教育方式不仅会让他们产生排斥心理,而且教育的效果也不佳。如何管理好低年级的学生呢?我在班级管理中借助了“小蚂蚁”登山活动,让孩子们展开了一场快乐的学习之旅。
一、“孩子有其特有的童真”——站在孩子的角度,保护孩子的童真
我觉得教育不应是枯燥的说教,而可以以生动的故事情境呈现。一件偶然的小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那是课间,一个小女孩兴致勃勃地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画的蚂蚁,它就代表我!(我们班是小蚂蚁中队)”孩子简单的充满童真的一句话,却激发了我的灵感。
 “这是我画的蚂蚁,它就代表我!”是呀!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创意!为什么不干脆让每一只小蚂蚁来一场比赛呢?我捕捉住了这个灵感,赶紧征求了全体学生的意见:
“老师,我们每人来画一只自己的蚂蚁,还可以给它涂上颜色。”
——瞧,孩子的世界就是这么丰富多彩。
“老师,我们来一次小蚂蚁比赛吧!”
“老师我们可以画一座漂亮的山,让小蚂蚁来一次爬山比赛!”
“老师,我们可以把这个活动命名为‘小蚂蚁的登山之旅’。”
——孩子的创意真是奇幻无穷!小朋友的点滴进步不正如小蚂蚁的爬行吗?虽然每次迈出一小步,但却在不断成长。
就这样“小蚂蚁登山”诞生了!经过全班共同商议,最后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方案。
比赛内容:
★学习上: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字迹端正,认真完成,不拖拉。
学习中碰到困难不畏惧,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
★生活中:待人文明礼貌,不打架,不骂人。
课间不追逐、奔跑。
比赛方式:得分制。达到一定的分数,小蚂蚁就能爬到山的一定位置。得分越多,爬的位置越高。
陶行知曾生动地说:“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的踌躇。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是的,孩子们有其特有的童真。可是,现实中我们往往以成年人的思想去想象他们的心灵,有时武断地揣摩他们的心思,往往误解了他们的心意,不自觉伤了他们的心;或者搬用各种各样的清规戒律束缚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压抑了他们的天性;或者高高在上,摆出威严的“师道尊严”,以让他们成为驯服的小绵羊为乐事……凡此种种,都是压抑童真、摧残童真,是万万做不得的。苏霍姆林斯基告诫我们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们的兴趣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教师。”
我很庆幸自己能站在孩子们的角度,从他们的心理出发,保护了他们的童真。在班级管理中,我借助“小蚂蚁登山”这个平台,带领他们进行了一场快乐的学习成长之旅。他们不仅从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而且还促使自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也感受到了教育的快乐。
二、“孩子毕竟还是孩子”——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的错误
那是一个早晨,小菲(专门负责在“小蚂蚁登山”评比中帮小朋友加分的小女孩)急匆匆地跑过来对我说:“李老师,我发现小易她的分数是自己加上去的!”我一看,果然如此,上面加分的笔迹完全不一样。于是,我叫来小易问明情况:
“为什么自己给自己伪造这么多加分?”
“因为我想让我的蚂蚁快点爬上去。”
多么简单而又真实的理由!我的心为之一震:孩子毕竟还是孩子,难免会犯错误。在这件事中她的动机是单纯的,而且她还有着一颗要求上进的积极心,只不过选择的方法不对。向往成功,期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是孩子的天性啊!于是我耐心地跟她讲道理:
“要想早点爬上去的想法是好的,但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这样才光明正大。想想你的做法对吗?”我轻轻地抚摸着她的头说道。
此时的小易惭愧地低下了头。
我见时机已成熟,便微笑着说:“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这次李老师原谅你,而且也不在班级中批评你,我相信你以后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在此后的‘小蚂蚁登山’评比过程中,小易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了。她还给了我一个惊喜:她比以前更遵守纪律了,学习也更努力了。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小易的小蚂蚁终于爬到山顶去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于学生所犯的错误,不要简单机械地套用‘成人世界中的观念和原则’,而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以教师之爱心和特殊的方式,促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是啊!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正在成长,对待他们做出的错事,教师不必“大惊小怪,不依不饶”,放他们一马,然后再帮他们一把,就是对犯错误学生的一种教育。我们教师要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给犯错误的孩子“台阶”。一个善解人意的“台阶”就等于一粒种子,这样的种子一定会有染绿春天、回报大地的时候。
三、“孩子,你一定行!”——激励孩子不断向上攀登
宇翔是一个调皮的孩子,课间喜欢和同学追逐打闹。为此,孩子们经常到我这儿来告他的状。当我严肃地批评他时,他总是惭愧地低下头。但好景不长,过了一阵子,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以至于他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
为了帮助他改掉坏习惯,我也想过不少办法,但都没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和宇翔的聊天中,我知道他很喜欢玩游戏。何不借助这个有趣的游戏——“小蚂蚁登山”来帮助他树立改正陋习的信心呢?于是我激励他:“你看同学们的小蚂蚁都已经爬到半山腰了,但你却比其他人都慢。你急不急呀?”他点了点头。“你想赶上别人,说明你有一颗宝贵的上进心,老师很开心。老师也很想帮助你,你愿意努力吗?”老师的话给了他前进的动力,他的眼睛中重新燃起了希望。“老师和你悄悄地约定,只要你能坚持半天不在课间打闹,老师就给你加1分;坚持满一天就加2分。我相信你的小蚂蚁最终也能攀上山顶!”听到这个诱人的奖励,他激动地问:“真的吗?”看来这个奖励方法对他触动很大,我心中暗喜:“老师说话算数,咱俩来拉钩!”他开心地伸出小手指和我坚定地勾了勾,脸上乐开了花。
有了这个特殊的奖励加分策略,宇翔对课间文明活动的自控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我知道要他马上就完全做到我的要求是很难的,果然前几天,虽然他很想努力地得到加分,但都由于没有坚持到底最终失败了。一个星期下来,宇翔很灰心了。但我知道,虽然他还没有完全达到要求,但比起以前也已经有进步了。若是一概高要求,必定会打击他的自信,使他半途而废。于是我决定放大他的进步,以激励为主。在一次晨会课上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大表扬了宇翔课间常规的进步,并宣布破格奖励让他的小蚂蚁往上爬一层。听到这个意外的好消息,他兴奋地说:“老师,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我不失时机地鼓励他:“你现在离老师的要求还差一点点了,只要你能控制住自己,你就能每天都得到加分,你的小蚂蚁一定会爬得更高!”他信心满满地点了点头。果然,一个月下来,学生来告他状的情况少了。两个多月过去了,在他的身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能文明进行课间活动了。而我也信守承诺,不断给他加分,学期结束,他的小蚂蚁也攀上了山顶!
像宇翔这样调皮的学生对自己的行为缺乏自控能力,同时对改正坏习惯也缺乏毅力。在一次又一次其他学生的告状和老师的批评中,他们更容易产生较强的挫败感,从而丧失前进的信心。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利用爱好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这一点,不断给孩子信心,让他们取得进步。尤其要善于抓住孩子的细微进步,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教师就要鼓励他:“孩子,你一定行!”让他建立起“原来我也能行的”信心,恢复了“我要做个遵守纪律的好孩子”的勇气。
是啊,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心中有儿童,能站在孩子的角度,保护孩子的童真,并能以一颗宽容之心来对待他们的错误,多赏识他们,不断激励他们取得进步,那学生必定也能在这种充满童趣的教育氛围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这样的教育无疑是成功的。(责任编辑:杨国庆)
 
[参考资料]:
1、李镇西:《做最好的班主任》,漓江出版社,2014.5.1
2、陶行知:《陶行知教育箴言》,哈尔滨出版社,2011.8.1
 
分享到:
【打印正文】
×